连日来
“垃 圾 分 类”
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不仅在城市
在苏州的农村
垃圾分类也已成为一种新风尚
从每家每户的垃圾投放
到环卫部门规范收运
再到各种垃圾实现
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
如今
苏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精细化管理搭上了智能化“快车”
记录村民生活垃圾投放档案
在苏州农村,生活垃圾实行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可堆肥垃圾、其他垃圾“四分类”模式。作为苏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就地处置工作的首批试点村,昆山市永新村除了可回收和有毒有害两类垃圾桶被统一放置在村垃圾分类亭外,每户居民家门口,都摆放有蓝色和灰色两只垃圾桶,分别标明“其他垃圾”和“可堆肥(易腐)垃圾”,由于农村可堆肥垃圾量大,达到整体垃圾量的70%,相应垃圾桶被专门贴上了用于统计管理的二维码。
经过宣传引导,如今村民们都知道,容易腐烂的是“肥料”,要放进灰色垃圾桶。每天,上门收集可堆肥垃圾的工作人员会扫描垃圾桶上的二维码,进行记录评价,利用数据平台自动生成积分和质量评定,后期,村民可根据积分兑换垃圾袋、洗碗布、洗衣液等生活用品,以奖励的方式,引导居民科学分类习惯的养成。
对应到市农村垃圾分类四级管理平台上,每家每户分类信息的扫码录入,便是平台细织垃圾分类处置管理“智慧之网”的开端。通过数字化跟踪,该平台为每户村民家庭建立了生活垃圾投放档案,每天可实时掌握相应行政村的垃圾收集率和投放质量。
“火眼金睛”锁定异常状况
据统计
目前
苏州已对包括永新村在内的
805个行政村
约47.4万户村民家庭
实施了垃圾分类管理
截至目前
苏州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覆盖率已达75%。
在市农村垃圾分类四级管理平台上,系统点位图上闪动着大量彩色小房子图标,这些图标代表的是垃圾分类村的分布,绿色和红色分别体现当天该村生活垃圾收集率高、低,收集质量是否存在异常一目了然。而通过扫码时间段及手机定位信息查询,可以了解到投放记录是否存在造假等情况。
不仅如此,该平台还通过为垃圾转运车辆加装定位系统,依托空间地理GIS资源,为实现生活垃圾规范收运装上了“火眼金睛”。在平台上点击进入任意行政村,就能实时查询或回看溯源运输车辆的行驶轨迹以及各停车点位。
通过在全市所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站安装监控设施,开启实时监控及回看检查,各类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情况也得以准确掌握。
倒逼监管效能提升
实现大数据挖掘分析,也为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强化本地农村垃圾分类处置能力建设、提高垃圾收运质量提供了较为客观的支撑。在去年召开的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推进会上,刚刚完成功能优化、投入试运行的该管理平台,受到了省住建厅的表扬。
苏州市容市政
(szsrsz)
2019-07-08 来源:智慧环卫学组
2019-08-30 来源: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领域NAMA项目
2019-06-18 来源:光大国际
2019-07-02 来源:HUGO
2019-05-24 来源:我是科学家
2019-05-24 来源:智慧环卫联盟
2019-11-15 来源:盈峰环境
2019-07-04 来源:瑞洁特研究院
2019-05-24 来源:广东环卫
2019-07-03 来源:智慧环卫学组